筛选结果 共找出169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市市政管理数据库建设任务,包括收集整合已有的大比例尺基础数据、市政管理专题数据等,建立市政管理数据库,并开发市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市政管理工作服务。1.已收集的数据:(1)中心城区(500km2)2010年1:2000地形图,包括房屋、交通、水系、植被、地貌、管线等要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2000),高斯一克吕格投影。(2)中心城区2013年地名、地址点数据,包括坐标(x,y).门牌号、名称等属性信息,1980西安坐标系。(3)中心城区2010年市政专题空间数据,包括路灯、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自来水井盖、煤气井盖、电杆、变压器等不同类型的点状要素.CGCS2000。(4)中心城区2013年表格形式的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以及附近的门牌地址等市政专题数据。(5)全市域(8000km2)2013年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中的道路网和兴趣点信息,WGS -84坐标系。2需完成的工作:(1)从已收集的数据中选取房屋、交通、水系、地名地址、兴趣点等要素进行整合处理,形成中心城区范围的基础要素图层,坐标系与1:2000地形图一致。(2)对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形成空间数据图层,并与已有的市政专题空间数据图层一同建库。(3)对市政管理专题要素图层进行更新,涉及路灯、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自来水井盖、煤气井盖、电杆、变压器、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要求现势性达到2014年6月。(4)将市政管理专题要素与最近的兴趣点进行关联,并将该兴趣点的名称转存入该市政要素的属性字段。(5)开发市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市政管理基础要素图层、市政管理专题要素图层的管理,进行分层叠加、查询、统计、分析等操作。【问题】1.说明对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建库的过程。2简述市政管理专题要素更新的技术流程。3.简述市政管理专题要素与最近的兴趣点进行关联和属性转存的方法及过程。4.简述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统计某兴趣点周边500m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市政要素数量的过程。

以某市城乡土地管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为例说明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包括数据库建设需求分析、数据库构成、专题数据的组织、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共四个部分。[问题]1.土地专题空间数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这些数据如何获取?2.土地信息专题数据库设计要遵照哪些原则?3.简述建立共享数据库的基本流程。4.元数据的作用是什么?建立元数据库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市拟开发“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1)系统建设目标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系统具有海量数据管理、高效智能无缝拼接处理、多源数据融合、动态更新维护等特点。2)系统建设任务(1)城镇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2)软件应用与软件平台的研制软件要求实现以下功能:①图像处理功能:能对图像进行配准处理,能对各种图像格式进行输入和输出转换,主要包括TIFF、GEOTIFF、JPG、IMG等图像格式的输入和输出。②空间参考系转换功能:能进行坐标变换,主要包括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地方坐标系等不同坐标系的相互转换;能进行投影变换,主要包括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墨卡托投影、彭纳投影等不同投影的相互转换。③圈层编辑功能:能进行图层编辑,主要包括增删图层、修改图层名称、图层状态编辑、修改图层次序等功能。④矢量化采集功能:能进行图形数据的矢量化采集,主要包括点、线、面的增、删、改等,对点、线、面等多种对象的延伸、连接、旋转、合并、分解等编辑功能和对编辑对象的多种捕捉功能。⑤电子数据采集功能:能进行电子数据采集,主要包括键盘输入坐标点和批量导人GPS、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电子数据等功能。⑥属性数据采集功能:能进行属性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数据结构的编辑与修改、属性值的编辑与修改、属性值批量分析计算录入、批量属性数据的导入等。⑦检查与处理功能:能对数据进行检查并具有一定的错误处理功能,主要包括拓扑检查与处理、一致性检查与处理、完整性检查与处理等。⑧数据格式转换功能:能按照《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的交换格式进行数据交换;主要包括能够导人《标准》中规定的数据交换格式,能够按《标准》交换格式导出数据。3)提交成果(1)城镇地籍信息数据库及入库技术方案;(2)全套技术文档;(3)城镇地籍管理信息软件系统一套。4)问题(1)本系统部署的基本单位及其构成是什么?部署模式主要分为哪几类?(2)根据案例,介绍系统集成的内容、方式、步骤及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某市拟建设市政设施管理与更新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1.已有数据(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由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地图服务,包括全市0. 5m彩色正射影像,以及1:500、1:2000地形图数据等,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高斯一克吕格投影。(2)市政设施数据道路和桥梁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存储,以多边形表示道路和桥梁的路面范围,同时采集道路和桥梁的中心线;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号、宽度、路面材料、名称等。路灯要素:利用GPS采集道路和桥梁沿线路灯的定位点数据,为WGS - 84坐标系;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码,所在道路和桥梁的编号及名称,按照片区存储;其他路灯暂不采集。燃气管线、燃气井要素:根据l: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燃气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号、管径、管材等;燃气井采集点位及类型等属性。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要素的采集和存储参照燃气设施数据方式进行。2.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要求对数据进行分层组织,具有相同几何特征的道路、桥梁、路灯、燃气、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设施要素划分为相同层;全市范围连续无缝,要素对象应进行接边和保持唯一;数据库坐标系与1:500地图数据一致,利用WGS - 84与城市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对路灯数据进行转换;入库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内业数据检查和野外抽查核实。3.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2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并可调用已在运行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在掌上电脑(PDA)上开发,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要求利用携带的GPS实地采集与更新市政设施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同时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为背景,实地调绘对市政设施数据进行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建库、管理、更新,以及对外数据目录发布,信息查询、数据编辑处理、数据提取、地图服务等。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网络地图服务和有关功能服务接口。【问题】1.设计该市政设施数据库的要素分层方案。2.简述将采集的市政设施数据整理入库的主要工作步骤及内容。3.设计数据采集更新子系统的主要功能。4.简述检查数据质量时,如何将位置偏离道路5m的路灯点检查出来。

某市地理信息产业园从2010年1月开始建设.2013年6月底完成,现委托某测绘单位对工程建设状况进行监测,并同时对该产业园区内1:2000地图数据( DLC)进行更新。产业园位于该市城乡接合部,地势比较平坦,开工前地面上的主要地形地物有湖泊、河渠、道路、房屋建筑、工矿设施、耕地、林地等。在建设过程中,除保留一些大型建筑物、重要工矿设施及主要道路外,对其他建筑物进行拆除,并接规划新建了道路、办公大楼、酒店、文化娱乐设施及公园绿地等。测绘单位收集到工程区2009年底测绘的全要素1:2000地形因数据(DLG),要素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道路、工矿、管线、境界(含村界)、地名、地貌、土质植被等;并于2013年2月对工程区实施了高分辨率航摄,生产制作了0.2m分辨率彩色正射影像数据( DOM),它与1:2000DLG数据的坐标系统一致。任务要求:首先采用内外业综合判调方法,利用已有0.2m分辨率DOM敷据,配合适量的外业调绘和补测,对1:2000 DLG数据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3年6月底;其班,从更新前后的1:2000 DLG数据中,分别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要素,应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监测分析出工程建设所拆除和保留的原有建筑物范围及面积、新建的房屋建筑物范围及面积,以及所占用耕地的范围及面积等,为工程管理提供依据。【问题】1.筒述本项目1:200 DLG数据更新的步骤。2.列出本项目在更新1:2000 DLG数据时外业调绘和补测的主要工作及内容。3.简述空间分析统计获得每个村因建设所占用耕地范围和面积的方法与过程。

某市交通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是在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利用GIS应用平台,通过空间分析、专题制图、三维模拟显示等手段,处理各条道路、各道路交叉监控数据与车流监控数据,从而提高该市道路交通信息化水平,同时为道路交通管理决策提供辅助支持。【问题】1.数据库设计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数据库主要功能需求与设计。3.试述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测绘单位承接了××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1)全省2012年6月底0. 5m分辨率航摄数据。(2)全省2008年测绘生产的1:1万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5m,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平面定位精度不确定。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1)获取必要的像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m分辨率正摄影像数据成果(DOM),要求达到1:1万地形图精度,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2)对1:1万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1万DLG数据库。(3)利用1:1万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1万DEM数据库。3)问题(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简述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现状。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市市政管理数据库建设任务,包括收集整合已有的大比例尺基础数据、市政管理专题数据等,建立市政管理数据库,并开发市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市政管理工作服务。1.已收集的数据:(1)中心城区(500km2)2010年1:2000地形图,包括房屋、交通、水系、植被、地貌、管线等要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2000),高斯一克吕格投影。(2)中心城区2013年地名、地址点数据,包括坐标(x,y).门牌号、名称等属性信息,1980西安坐标系。(3)中心城区2010年市政专题空间数据,包括路灯、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自来水井盖、煤气井盖、电杆、变压器等不同类型的点状要素.CGCS2000。(4)中心城区2013年表格形式的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以及附近的门牌地址等市政专题数据。(5)全市域(8000km2)2013年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中的道路网和兴趣点信息,WGS -84坐标系。2.需完成的工作:(1)从已收集的数据中选取房屋、交通、水系、地名地址、兴趣点等要素进行整合处理,形成中心城区范围的基础要素图层,坐标系与1:2000地形图一致。(2)对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形成空间数据图层,并与已有的市政专题空间数据图层一同建库。(3)对市政管理专题要素图层进行更新,涉及路灯、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自来水井盖、煤气井盖、电杆、变压器、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要求现势性达到2014年6月。(4)将市政管理专题要素与最近的兴趣点进行关联,并将该兴趣点的名称转存入该市政要素的属性字段。(5)开发市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市政管理基础要素图层、市政管理专题要素图层的管理,进行分层叠加、查询、统计、分析等操作。【问题】1.说明对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建库的过程。2.简述市政管理专题要素更新的技术流程。3.简述市政管理专题要素与最近的兴趣点进行关联和属性转存的方法及过程。4.简述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统计某兴趣点周边500m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市政要素数量的过程。

××市拟建设“面向公众服务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全市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1)已有数据(1)1980~199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2)1992~1996年第一次土地利用详查数据;(3)1997~200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4)2001~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6)1987~2000年第一轮、1997~2010年第二轮、2006~2020年第三轮××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7)土地整治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储备规划;(8)1980-2011年遥感影像数据,5年一期。2)全市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要求针对××市土地利用相关数据来源、类型、结构、格式、统计口径、时间节点、空间尺度等存在差异的现状,研究多源、多尺度、异型异构的土地利用信息整合技术,以及增量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对数据进行批量采集、分析、协调、融合,并进行示范区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建立元数据和数据字典,以便于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3)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两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要求利用携带的GPS实地采集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同时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为背景,实地调绘对土地利用信息数据进行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建库、管理、更新,以及对外数据目录发布、信息查询、数据编辑处理、数据提取、地图服务等。4)问题(1)简述数据整合的含义。(2)什么是空间元数据?(3)简述系统设计与开发总体思路。(4)简述系统运行的网络体系结构。

××市拟开发“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1)系统建设目标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基础信息库建立、更新调查内业处理、日常变更调查、年度土地统计数据上报等农村地籍管理工作。系统具有海量数据管理、高效智能无缝拼接处理、多源数据融合、动态更新维护等特点。2)系统建设任务(1)农村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2)软件应用软件平台的研制。3)提交成果(1)农村地籍信息数据库及入库技术方案;(2)全套技术文档;(3)农村地籍管理信息软件系统一套。4)问题(1)简述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总体思路。(2)简述C/S网络结构下的GIS开发方法。(3)简述系统运行的网络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