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项目生产某种化工产品A,主要技术和设备拟从国外引进。该项目主要设施包括生产主车间与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以及有关的生产管理、生活福利等设施。生产规模为年产2.3万A产品.该项目拟用3年建成。项目主要生产项目设备拟从国外进口,设备重量680.离岸价(FOB价)为12OO万美元。其他有关费用参数为:国际运费标准为480美元/海上运输保险费25.61万元银行财务费率为0 5%}外贸手续费率为1.5%;关税税睾为zoN}增值税的税率为17%;设备的国内运杂费率为3%;美元汇率为8.31元人民币。进口设备全部需要安装。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昀置费和安装工程费情况见表6 2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3042万元,预备费中基本预备费为3749万元.涨价预备费2990.38万元.项目建设期利息为3081万元。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劳动定员240人.年标准工资为1.5万元/人,年福利为工资总额的14%。年其他费用20820万元(其中其他制造费用820万元).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9482万元。年修理费为218万元(建设投资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全部形成无形及其他资产)。年经营成本为50000万元。年营业费用为19123万元,各项流动资金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45天,现金30天,应付账款60天,原材料、燃料、动力90天,在产品3天.产成品20天。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征用耕地100亩,征用费为每亩3万元,补偿费计算应按下列数额计算:被征用前第一年平均每亩产值1200元.征用前第二年平均每亩产值1100元,征用前第三年平均每亩产值1000元,该单位人均耕地2.5亩,地上附着物共有树木3000棵,按照20元/棵补偿,青苗补偿按照100元/亩计取。另外.项目需有限期租用土地15000m2。经计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600万元。该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600万元,其中450万元构成固定资产,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器具购置费100万元,勘察设计费200万元.专利费100万元,非专利技术费50万元,获得商标权120万元,生产职工培训费50万元,生产线试运转支出35万元.试生产销售款10万元。问题:i.计算主要生产设备价值。2.计算流动资金价值和土地费用价值。3.计算固定资产投资价值。4.计算新增资产价值。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设备购置费(达到标准部分)215059.99+1058+2488+1100+248=19947.99(万元)

问题2,

(1)流动资金计算:

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周转次数

=9488/4=2371(万元)

在产品一(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周转次数

=(9482+419+218+820)/120=91(万元)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营业费用)/周转次数

=30877/18=1715(万元)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周转次数

=50000/8=6250(万元)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年其他费用/周转次数

=(410十20820)/12=1769(万元)

应付账教:年外购材料、燃料动力,周转次数

=9482/6=1580(7/元)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

=2371+91+1716+6250+1769—1580=10616(万元)

(2)土地费用计算: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被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8倍计算土地补偿费则有:

土地补偿费=[(1200+1100+1000)/3]×100X 8=88(万元)

取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5倍计算安置补助费则: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100/2.5=40(人)

人均安置补助费=[(1200+1100+1000)/3]x 2.5x5=1375(万元)

安置补助费=1.375×40=55(万元)

地上附着物补偿费=3000×20=6(万元)

青苗补偿费:100×100=1(万元)

则该土地补偿安置费用估价为:88+55+6+I=150(万元)

问题4

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

+土地征用及土地补偿费+联合试运转费用+勘察设计费

+报废工程损失费+摊人建设单位管理费一试营收入

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器具购置费=(180+135+15+45+20+45+60)~100=400(万元)

土地征用及补偿费=3×100+150=450(万元)

新增固定资产价值=44927 38+400+450+35+200+50+450一10=46502.38(万元)

流动资产一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流动资金=100+10616等10716(万元)

无形资产一专利费+非专利技术费十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100+50+120+500—870(万元)

其他资产=开办费+生产职工培训费:(600一450)+50=200(万元)


多做几道

问题:1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依据《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并将工程量及计算过程填入表3—41中未列出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的相应栏目中。注:不考虑电缆敷设弛度、波形弯度和终端电缆头的附加长度。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编列工程量清单。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按给定的统一项目编码,编列部分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将清单项目编码、计量单位填入表3—4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3.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单位工程费汇总表”。设某工程按工程量清单计价,经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348238元,措施项目清单合价243.22元,其他项目清单合计16000元,规费8962元,如税率为3.41%,试编制单位工程费汇总表,并将有关数据和相关内容填入表3—43“单位工程费汇总表”中

背景:某承包商参与某高层商用办公楼土建工程的投标(安装工程由业主另行招标)。为了既不影响中标,又能在中标后取得较好的收益,决定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对原估价作适当调整,具体数字如表4-5所示。现假设桩基围护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的工期分别为4个月、12个月、8个月,贷款月利率为1%,并假设各分部工程每月完成的工作量相同且能按月度及时收到工程款(不考虑工程款结算所需要的时间)。问题:1.该承包商所运用的不平衡报价法是否恰当?为什么?2.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后,该承包商所得工程款的现值比原估价增加多少(以开工日期为折现点)?

背景:某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办公楼建设项目,业主委托某具有相应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该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并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招标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为了加大竞争,以减少可能的围标而导致的竞争不足,招标人(业主)要求招标代理人对已根据计价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造价信息或市场造价信息等资料编制好的招标控制价再下浮10%,并仅公布了招标控制价总价。事件2:招标人(业主)要求招标代理人在编制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时不得有针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以便减少未来施工过程是中的变更,控制工程造价。事件3:应潜在投标人的请求,招标代理人组织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并在现场口头解答了该潜在投标人提出的疑问。事件4:评标结束后,评标委员会向招标人(业主)提交了书面评标报告和中标候选人名单。评标委员会成员张某对评标结果持有异议,拒绝在评标报告上签字,但又不提出书面意见。事件5:为了尽快推动项目进展,招标人(业主)在收到评标委员会递交的评标报告后,当天即向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发出了中标通知书。问题:1. 指出事件1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2. 指出事件2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3. 指出事件3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4. 针对事件4,评标委员会成员张某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5. 指出事件5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某建设项目为新兴化工产品制造类项目,已列入发改委年度投资立项计捌.决定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中标人a招标公告中约定2006年7月1日上午10:00为投标截止时间,2006年10月1日正式破土开工·合同工期为18个月。建设单位在省报和中国化工报上刊登了招标公告。国内20个单位提出投标申请,经资格审查,投标人A、B、C、D、E、F,G、H等8个投标人通过资格审查,购买了招标文件准备参加投标。按照建设单位招标进度计划.工作正常进行。5月10日上午10:00在招标人办公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投标预备会议,为了准确掌握潜在投标人出席投标预备会的情况,在会议室人口设置了签到处。要求与会人员依次签到.并注明联系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会议上主持人介绍了项目概况.设计单位强调了技术难点,依次询问了潜在投标人需要澄清的问题。5月12日组织8个单位代表进行现场踏勘。6月20日由于配套项目的环境保护技术设置设计存在明显缺陷,环保部门要求配套项目延迟建设。当日建设单位用电话迅速通知了潜在投标人。6月30日上午10:00,投标人G在送达投标文件时,告知投标保证金支票丢失,日后再提交。投标人H提出投标保证金金额的50%当日提交,若中标再支付50%投标保证金。7月1日上午10;D0按约定时间开标,唱标时发现:投标人D工程报价祀总表中,投标函上报价小写数值与大写数值不一样,小写数值与投标报价汇总表一致,于是按照其投标函上的小写数值进行唱标;投标人F的投标函没有盖投标人单位印章,同时又没有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主持人要求D.F两投标人必须于12: 00以前修改投标文件缺陷。为保证合同履行.招标人提出需要在招标文件规定的中标价5%的履约保证金额基础上,增加中标价的10%作为履约保证金。开标时部分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和自报工期数据见表4—20.时间价值系数数据表见表4 21。问题1招标工作中有哪些不妥之处2合同文件规定:各投标单位自报工期不得超过18个月,超过时按废标处理;自报工期少于18个月时,每提前1个月,在计算评标价时按折减报价40万元考虑}每月工程款于下一个月末支付。评标时采用最低综合报价中标的原则,但最低投标报价低于次低报价10%的报价将不予考虑。根据试题背景材料,计算部分投标单位的自报工期、投标价、综合评标价。说明依据投标价和综合评标价计算结果确定中标人的结论。3根据投标人报价数据绘制其投标价现金流量图、综合评标价现金流量图。

某工程建设项目,拟采用公开招标、资格后审方式组织工程施工招标,招标人对招标过程的时间及内容安排如下;(1)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发布招标公告,并规定12月12~17日发售招标文件,(2)2012年12月18日下午16: 00为投标人提出澄清问题的截止时间(3)2012年12月19日上午9:00组织现场考察}(4).8012年12月19日下午16:00发出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的书面通知,修改了几个关键技术参数}(5)201z年12月30日下午15:OO为投标人递交投标保证金截止时间,(6)2012年12月31 B下午16:oo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7)2013年1月1日上午9:oo~11:00投标预备会议,说明投标注意事项’(8)2013年1月1日上午11:00,招标人与资格审查委员会共同审查投标人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合同业绩等原件;(9)2013年1月1日上午8:00~12:00.从专家库中抽取3名专家,与招标人代表.招标代理代表组建5人构成的评标委员会,(10)2013年1月1日下午13 : 30开标(11)2013年1月1日下午13:30~2日下午17,30。评标委员会评标{(IZ)2013年1月8~10日.定标;(13)2013年1月11日19:00.发出中标通知书,(14)2013年1月12~1 3日,签订施工合同并签订一份调减中标价格的补充协议;(15)2013年1月19日开始退还投标保证金,问题:指出该招标过程中安排的时间、程序及内容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