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湖北省政府工作需求,需要编制一幅《湖北省水稻产量图》(简称“《产量图》”),为省领导、农业部门及其他管理部门了解全省水稻产量的分布,为省农业规划和发展的决策服务。(2)制图区范围。(3)任务量与完成周期。2.制图区域概况3.编图资料情况根据《产量图》编制目的、内容设计收集了最新相关资料如下:(1)湖北省2008年统计年鉴,作为编制《产量图》专题要素的基本资料。(2)湖北省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资料,作为编制《产量图》地理底图的基本资料。(3)湖北省农业厅提供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最新资料,作为编制《产量图》专题要素的补充资料。4.引用文件(1)2003年颁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2)2009年颁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的通知。(3)gb/t 19996-2005《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4)《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字〔2003〕17号)。5.专题地图产品规格《产量图》作为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考虑湖北省平面图形的形状,该图采用4开(510mm×360mm)幅面进行设计编制。6.专题地图设计要求(1)投影的设计要求。《产量图》投影设计要求变形较小、要强调区域形状视觉上的整体效果,平面图形形状不变。(2)表示的方法设计要求。要反映各县水稻的单产水平和各县水稻的总产量以及它们的分布规律。(3)编制工艺流程的设计要求。《产量图》的设计、编辑、制作、出版等采用基于dtp的彩色地图桌面出版系统下全数字制图技术,将地图设计、编辑、编绘、数据处理融为一体进行编制。7.专题地图编制要求(1)地理底图的设计与编制。采用湖北省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资料作为编制该图地理底图的基本资料;按设计要求和编绘原则,对反映县水稻的单产水平和各县水稻的总产量分布规律有地理定位作用的水系、居民地、道路网、境界线等进行设计与编制。(2)专题要素的设计与编制。采用湖北省2008年统计年鉴作为编制《产量图》的专题基本资料;按设计要求,运用专题地图的多种表示方法,从相对和绝对两方面,用统计数据描述各制图区域的水稻产量。8.质量检查和措施要求(1)检查验收依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产量图》项目技术设计书。(2)质量措施。参加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技术设计书,新作业员应培训合格后上岗。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上交产品应经质量管理部门检查合格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加强工序管理,产品质量取决于作业的质量,作业人员应认真执行技术设计书。严格执行组、部门的“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按技术设计书和有关技术规定对产品进行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问题]1.简述《产量图》编图工艺流程。2.简述《产量图》地图制作过程。3.湖北省平面图形实地大小为725km×462km,《产量图》采用4开(510mm×360mm)幅面,请分析《产量图》采用比例尺大小。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1.《产量图》编图工艺流程

《产量图》的设计、编辑、制作、出版等采用基于dtp的彩色地图桌面出版系统下全数字制图技术,将地图设计、编辑、编绘、数据处理融为一体进行编制。

首先,以湖北省1:100万数据库资料作为编制该图地理底图的数据资料,经对该数据资料的地图投影变换、格式转换、比例尺变换、地图制图综合、地图符号化和地图注记的配置等过程后,使其成为《产量图》的基础地理底图。

其次,对专题统计数据按要求进行处理,设计编制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表达效果、各类统计图表、文字说明、图片、图例等,并进行专题图面整饰。最后,将专题图层和地理底图图层数据融合和匹配,得到《产量图》数据。经数据整理、打印、覆膜、装帧等,得到最终《产量图》,其制作工艺流程如图9.2.1所示。

2.简述《产量图》地图制作过程。

(1)水系的编制。在水系要素编绘时,要正确反映河系、湖泊、水库的形状和密度以及河流的主支流关系

(2)居民地的编制。居民地按行政等级选取,只表示省、市、县共3级居民地,并用符号加名称注记表示各级政府驻地。

(3)道路的编制。湖北省内道路网发达。铁路、高速公路全部表示,主要公路只选连贯性比较好的表示,其他道路不表示。

(4)境界的编制。专题内容是以县为单元进行统计的,因此各级境界只选取表示湖北省界、省内地市级界和县级界。

(5)专题内容的绘制。粮食产量可以用质底法、分区统计图法等多种表示方法表达。

3.分析《产量图》采用比例尺大小。

用平面图形实地大小和图幅尺寸分别相比,将数值较大的数取整,便得到地图比例尺分母。

湖北省平面图形长方向比例尺:725000000÷510=1421568.628。

湖北省平面图形宽方向比例尺:462000000÷360=1283333.333。因为1421568.628>1283333.333且1421568.628≈1500000,所以《产量图》采用1:150万比例尺。


多做几道

某市计划建立该市基础地理信息库,先期进行地形要素数据库的建设。为了保证质量,对地形要素数据库进行质量控制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制定数据检查验收规定。(2)制定DLG数据汇交技术规定。(3)开发检查验收软件。(4)数据检查验收的试验与技术培训。(5)开展数据检查验收。【问题】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检查包括哪些内容?2.试对生产阶段检查工作的实施进行设计。

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10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已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等工作。1.测区概况测区为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全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平地低点为24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35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2.主要技术依据(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CH/T1015.3-2007)。(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1009-20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1015.1-2007).(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6)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7)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航空摄影资料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20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议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17条航线,每条航线4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748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4.其他资料情况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捡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问题】1.用框图表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工作流程。2.试述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3.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1)全省2012年6月底0.5m分辨率航摄数据。(2)全省2008年测绘生产的1: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5m,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平面定位精度不确定。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1)获取必要的像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m分辨率正摄影像数椐成果(DOM),要求达到1:10000地形图精度,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2)对1:10000 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10000DLG数据库。(3)利用1:10000 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以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10000 DEM数据库。【问题】1.指出本项目中可用于全省1:10000DLG数据更新的数据资料或成果,并说明它们的用途。2.说明全省5m格网间距DEM数据的生产技术方法和主要流程。

以“某市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开发设计为例。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4D数据以及其他专题数据)的统一管理,为数字城市其他业务系统模块实现数据准备与提取,既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来源和基础,又能方便实现空间数据管理的一致性。1.系统建设目标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内容,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4D数据以及其他专题数据)的统一管理,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输入、格式输出、编辑更新、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制图输出、专题图、历史库管理、3D分析等应用。系统具有海量数据管理、高效智能无缝拼接处理、多源数据融合、动态更新维护等特点。2.系统建设任务为完成系统建设目标,需完成以下任务。(1)多尺度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制定数据格式标准与数据转换技术方案:对基础地理数据、专题地理空间数据和多媒体数据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集成,实现各种数据的整合与一体化管理;统一数学基础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理坐标。收集并处理各种数据: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数字栅格地图(DRG)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地名数据库(PN)。数据转换与入库:根据数据转换与入库技术方案完成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入库工作。(2)系统应用软件平台的研制。在4d基础数据基础上,实现多尺度(多分辨率)空间数据入库功能;基于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和地图浏览、地图编辑、查询分析、地图输出等地图操作功能。3.提交成果(1)多尺度数据库及入库技术方案。(2)全套技术文档。(3)空间数据管理软件系统一套。[问题]简述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总体思路。简述C/S网络结构下的GIS开发方法。简述本系统运行的网络体系结构。根据该项目的实际特点和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设计分析系统开发与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市拟建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城市管理地理数据提交工作是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全面野外调查各区城市地理编码、部件的分布和现状情况,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1)数据采集与处理(1)基础地形图修测由于各城市原有基础地形图,如1:500地形图,1:1000地形图都存在数据老化的问题,为保证系统的运行质量,保证不出现地址错误、楼房错误等问题,需要对基础地形图进行修测。(2)部件数据①部件分类。部件按照城市管理功能体系分为大类和小类。②部件的数据结构及编码规则。部件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区级及区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位大类代码;2位小类代码。另外加6位流水号,形成16位的部件唯一标识码。(3)地理编码数据地址数据主要用于城市管理中公众举报时,根据公众举报的语言定位到地图的具体位置。地址数据起到参照定位的作用,因此其数据密度越大越好。(4)街道、社区、单元网格数据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CJ/T 213-2007)的要求,街道和乡镇编码为3位。在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确定的社区边界基础上,进行全区单元网格的划分和数据制作。2)专题地理数据库建设将采集到的多源多尺度基础地理数据进行集成与整合,进而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数据库。3)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开发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两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4)问题(1)数字城市专题数据库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建立共享数据库的基本流程。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