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筛选结果 共找出4372

案例2  新建高速公路项目【素材】某省拟建设一条从A市到B市、双向8车道的江济高速公路,项目共投资70亿元,公路全长230 km,设计行车速度120 km/h,路基宽28 m,工程新建特大桥梁2座(其中1座跨C河大桥)和大桥1座,设置3个收费站和5个服务区。属大型建设项目,预计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5~11 dB(A)。经环评人员现场踏勘,江济高速公路途经65个村庄,并将穿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带。C河段大桥下游7 km处有D县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A市和B市都有火电厂,粉煤灰运回自己的贮存场堆放。该工程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季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40%,均为人工森林和天然林。【问题】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回答以下问题:1.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哪些?2.请说明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3.请确定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并简述理由。4.评价运营期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5.请阐述6项保护耕地的措施。6.桥梁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案例1道路改扩建项目【素材】拟对某一现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16 km,新建路段长8 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1座,改造段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80 km/h,路基宽24 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 200 m2。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X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4 km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Y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Ⅱ 类,桥梁设计中有3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0.5 km处为某些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A村庄、B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表1。【问题】1.给出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和评价量。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3.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对跨x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4.列出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例题:新建铁路建设项目【素材】某地拟新建总长142km的铁路干线。全程有特大桥6座,总长6891m;大中桥66座总长16468m;三线大桥7座,总长2614m;涵洞302座,总长8274m;隧道45座,总长18450m,其中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6座,长度小于1000m的隧道37座,三线隧道1座;近期车站11座。该工程起源于某铁路M站,征用土地890亩(1亩-667m2),其中耕地300亩、林地400亩、荒草地100亩,其他90亩。铁路经过地区水系发达,曾连续两次穿越某大江。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相对高差20~300m。主要植被类型为森林(包括自然林和人工林)、灌木林、荒草地和农田。降雨丰沛,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5%~25%,水土流失严重,属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项目穿越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风景名胜区。沿线区域人口密度大,农业生产发达,经过村庄8个。初步预测表明,沿线居民住宅噪声声级增加量为5~10dB(A)。【问题】1.该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2.简述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分析的重点内容。3.简述该项目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沿线区蜮环境的主要生态限制因子。4.简述该工程可采用的水土保持措施。

案例5  新建成品油管道工程【素材】某公司拟投资14亿元,计划花2年时间铺设从河南省到湖南省的成品油管道工程,可研设计管道干线长800 km,设计压力8 MPa,管径采用ф508 mm。设计最大输量为700万t/a。项目共有支线6条,总长35 km。沿线设分输站、泵站共8座(包括1座分输阀室)。项目主要工程量见表1。初步现场踏勘表明,本工程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的地形地貌单元主要有豫西黄土丘陵、黄淮平原、桐柏山一大别山山地、江汉平原。本工程沿线经过湿地自然保护区A(部分穿越)、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湖泊B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附近经过)。距站场距离100—300 m附近有村庄8个。【问题】1.简述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2.列出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3.管道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有哪些?4.如何采取措施减缓工程临时占用基本农田造成的不利影响?

案例1新建铁矿项目【素材】拟新建1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 5×l06 t/a,服务年限25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选矿厂、精矿输送管线、尾矿输送管线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废石场、尾矿库和充填站。采矿系统包括主立井、副立井、风井和采矿工业场地等设施,主立井参数为:井简直径5.2m,井口标高31m,井底标高-520m。矿山开采范围5 krr12,开采深度-210~-44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立井开拓运输方案。采矿方法为空场嗣后充填。矿石经井下破碎,通过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矿仓,再由胶带运输机运送至选矿厂:废石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由电机车运输至废石场。选矿厂位于主立井口西侧1 km处,选矿_亡艺流程为“中碎+细碎+球磨+磁选”:选出的铁精矿浆通过精矿输送管线输送至15 km外的钢铁厂;尾矿浆通过尾矿输送管线输送,85%送充填站.15%送尾矿库。精矿输送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均沿地表敷设,途经农田区,跨越A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跨河管道的两侧各设自动控制阀,当发生管道泄漏时可自动关闭管道输送系统。经浸出毒性鉴别和放射性检验,废石和尾矿属于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 GB 6763-86)。废石场位于副立井附近,总库容2×106 m3,为简易堆放场,设有拦挡坝。施工期剥离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5.3 km处,占地面积80 hm2,堆高10m,总库容7.5×106 m3,设有拦挡坝、溢流井、回水池。尾矿库溢流水送回选矿厂重复使用。尾矿库阁边200—1 000m范围内有4个村庄,其中B村位于南侧200m,C村位于北侧300m,D村位于北侧500m,E村位于东侧1 000m。拟环保搬迁B村和C村。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50 mm。矿区地面标高22~40 m,七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矿区内分布有11个30~50户规模的村庄。矿区第四系潜水层埋深1~10 m;中F更新统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深70m左右,矿区内各村庄分布有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取水井,井深15 m左右,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井。【问题】1.一判断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2.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3.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4.提出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5.给出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设置方案。

案例4  油田开发项目【素材】某油田开发工程位于东北平原地区,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80 mm,第四系由砂岩、泥岩、粉砂岩及砂砾岩构成;地下水含水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潜水层(埋深3~7 m)、第四系承压含水层(埋深6.8~14.8 m)、第三系中统大安组含水层(埋深80—130 m)、白垩系上统明水组含水层(埋深150—2 000 m);第四系潜水层与承压含水层间有弱隔水层。油田区块面积为60 km2,区块内地势较平坦,南部、西部为草地,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北部、东部为耕地,分布有村庄。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生产井552口(含油井411口,注水井141口),联合站1座,输油管线210 km,注水管线180 km,伴行道路23 km。工程永久占地56 m2,临时占地540m2。油田开发井深1343~1 420 m(垂深)。本工程开发活动包括钻井、完井、采油、集输、联合站处理、井下作业等过程,钻井过程使用的钻井泥浆主要成分是水和膨润土。工程设计采用注水、机械采油方式,采出液经集输管线输送至联合站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分离出的低含水原油在储油罐暂存,经站内外输泵加压、加热炉加热外输;分离出的加热伴生天然气进入储气罐,供加热炉作燃料,伴生天然气不含硫,分离出的含油污水经处理满足回注水标准后全部输至注水井回注采油井。【问题】1.指出联合站排放的2种主要大气污染物。2.给出本工程环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内容。3.分别说明钻井、采油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4.分析采油、集输过程可能对第四系承压水产生污染的途径。

例题:2015年真题 油田开发项目拟建1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5×106t/a,服务年限25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选矿厂、精矿输送管线、尾矿输送管线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废石场、尾矿库和填充站。采矿系统包括主立井、副立井、风井和采矿工业场地等设施,主立井参数:井直径5.2m,井口标高31m,井底标高-520m。矿山开采范围5km³,开采深度-210m~44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立井开拓运输方案。采矿方法为空场法嗣后充填。矿石经井下破碎,通过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矿仓,再由胶带运输机输送至选矿厂,废石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由电机车运输至废石场。选矿厂位于主立井口西侧1km处,选矿工艺流程为“中碎—细碎—球磨—磁选”,选出的铁精矿浆通过精矿输送管线输送至15km外的钢铁厂;尾矿浆通过尾矿输送管线输送。85%送充填站,15%送尾矿库。精矿输送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均沿地表铺设,途径农田区,跨越A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跨河管道的两侧各设自动控制网,当发生管道泄漏时可自动关闭管道输送系统。经浸出毒性鉴别和放射性检验,废石和尾矿属于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6763-86).废石场位于副立井口附近,总库容2×106m³,为简易堆放场,设有拦挡坝。施工期剥离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5.3km处,占地面积80hm²,堆高10m。总库容7.5×106m³,设有拦挡坝、溢流井、回水池。尾矿库溢流水送回选矿厂重复使用。尾矿库周边200m~1000m 范围内有4个村庄。其中B村庄位于南侧200m,C村位于北侧300m,D村位于北侧500m,E村位于东侧1000m。拟环保搬迁B村和C村。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50mm。矿区地面标高22m~40m,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矿区内分布有11个30~50户规模的村庄。矿区第四系潜层水埋深1m~10m;中下更新统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深70m左右,矿区内各村庄均分布有分散式居民用水取水井,井深15m左右,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井。问题:1.判断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说明理由。2.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3.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4.提出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5.给出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设置方案。

案例2  新建铜矿项目【素材】A公司拟建一个大型铜矿。经检测,该处铜矿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和黄铜矿,且该矿山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年均降雨量为2 000 mm,而且年内分配不均。矿山所在区域赋存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前者赋存于沟谷两侧的残坡积层和冲洪积层中,地下水水量贫乏,与露天开采矿坑涌水关系不大;后者主要赋存于矿区出露最广的千枚地层中,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密切。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如下:①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规模5 000 t/d;②露天采场采坑最终占地面积为50.3 hm2,坑底标高-192 m,坑口标高72 m,采坑废石和矿石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分别送往废石场和选矿厂。采坑废水通过管道送往废石场废水调节库。③选矿厂设粗碎站、破碎车间、磨浮车间、脱水车间和尾矿输送系统等设施。矿石经破碎、球磨和浮选加工后得铜精矿、硫精矿产品,产生的尾矿以尾矿浆(固体浓度25%)的形式,通过沿地表铺设的压力管道输送至3 km外的尾矿库,尾矿输送环节可能发生管道破裂尾矿浆泄漏事故。④废石场位于露天采场北侧的沟谷,占地面积125.9 hm2,总库容l 400xl04 m3,设拦挡坝、废水调节库(位于拦挡坝下游)和废水处理站等设施。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⑤尾矿库位于露天采场西北面1.6 km处的沟谷,占地面积99 111TI2,总库容3.1X107m3,尾矿浆在尾矿库澄清,尾矿库溢流清水优先经回水泵站回用于选矿厂,剩余部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问题】根据上述背景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指出影响采坑废水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减少产生量的具体措施。2.给出废石场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和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法。3.针对尾矿输送环节可能的泄漏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4.给出废石场(含废水调节库)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的布设要求。

案例5洋丰油田开发项目【素材】洋丰油田拟在A省B县开发建设40 km2油田开发区块,计划年产原油80万t。工程拟采用注水开采的方式,管道输送原油。该区块拟建油井870口,采用丛式井。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全部进入井场泥浆池自然干化,就地处理。输油管线长120 km.埋地敷设方式。油田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开发区永久占地21hm2(主要土地类型及工程永久占地面积见表1),开发区内分布有若干小水塘。有条小河~—白河(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流经区块内,输油管线将穿越白河,并在区块外9 km处汇入中型河——荆河(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在交汇口处下游6 km处进入B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块内有一处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00hm2。工程施工不在保护区范围内,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近距离为500m。【问题】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回答以下问题:1.试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2.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3.请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并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案例3  露天金属矿改扩建项目【素材】某大型金属矿所在区域为南方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 670 mm,属泥石流多发区,矿山上部为褐铁矿床,下部为铜、铅、锌、镉、硫铁矿床。矿床上部露天铁矿采选规模为1.5×106妇,现已接近闭矿。现状排土场位于采矿西侧一盲沟内,接纳剥离表土、采场剥离物和选矿废石,尚有约8.0×104rn3可利用库容。排土场未建截排水设施,排土场下游设拦泥坝,拦泥坝出水进入A河,露天铁矿采场涌水直接排放A河,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现在拟在露天铁矿开采基础上续建铜硫矿采选工程,设计采选规模为3.0×106 t/a,采矿生产工艺流程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矿山采剥总量为2.6×107t/a,采矿排土依托现有排土场。新建废水处理站处理采场涌水,选矿矿生产工艺流程为破碎、磨矿、筛分、浮选、精矿脱水,选矿厂建设尾矿库并配套回用水、排水处理设施,其他公辅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侧一盲沟内,设计使用 年限30年,工程地质条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续建工程采、选矿排水均进入A河。采矿排水进入A河位置不变,选矿排水口位于现有排放口下游3 500m处。在A河设有三个水质监测断面,1#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2#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1 000 m,3#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5 000 m,18、34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全部达标。2#断面铅、铜、锌、镉均超标。土壤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铁矿采区周边表层士壤中铜、铅、镉超标。采场剥离物、铁矿选矿废石的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矿区周边有2个自然村庄,甲村位于A河1#断面上游,乙村位于A河3#断面下游附近。【问题】1.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建设的工程和环保措施。2.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3.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并说明理由。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