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教师在教学某版教材必修(4)苏轼词两首时,设计了以下四个提问,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试分析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二、在《定风波》中,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三、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词,品味下面句子中粗体词语的韵味。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一蓑烟雨任平生。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这两首词和以前学过的《赤壁赋》都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试将这三篇作品相互比较,看看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异同。

阅读以上问题,以下对其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教师设计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词情感抒发、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感受作品豪放壮阔的意境

B

教师设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着重理解词人由生活小事阐发的人生哲理,并引导学生联系诗人的生活感受,得到人生启示

C

教师设计第三个问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从诗句、字词着眼,体会古人炼词炼句的功力

D

教师设计第四个问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文学作品,要懂得把他的作品放在特定的创作时期里,结合他的生活经历理解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教学内容安排

B选项,第二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着重理解词人由生活小事阐发的人生哲理,并引导学生联系其自身的生活感受,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综上,B选项正确。

A、C、D选项表述正确,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多做几道

刘畊宏本草纲目健身操走红,刘畊宏的名字中“畊”的正确读音是( )。

A.gēng

B.jǐng

C.jiāng

D.qiāng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者梁晓声的作品不包括()

A.《人世间》

B.《雪城》

C.《看自行车的女人》

D.《应物兄》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不包括()

A.《丰乳肥臀》

B.《红高粱》

C.《蛙》

D.《大黄蜂》

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A.屠呦呦

B.莫言

C.茅盾

D.路遥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沿着湿漉漉的林间小路,我一步一步走近诺日朗瀑布。仰观大瀑布,我真正领略到那惊天动地的气势。①云雾迷蒙的天上,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回声。②站在这样的大瀑布前,人犹如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③此刻,眼前的诺日朗瀑布群龙飞舞,舞出了一曲震撼天地的生命赞歌。④这雄浑博大、激情四溢的自然奇景,怎能不让人心灵为之震颤?

A

第①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表现了诺日朗瀑布汹涌而下、惊天动地的气势。

B

第②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人的渺小,以此衬托诺日朗瀑布的浩大。

C

第③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如群龙飞舞的诺日朗瀑布令人震撼的壮美。

D

第④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诺日朗瀑布雄奇的景象给人带来的震撼之感。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