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案例分析题 案例: 张亮,男,15岁,曾经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从小就不在身边,一直由乡下年迈的奶奶照顾长大。张亮的出生是张家的一大喜事,乐坏了爷爷奶奶,全村人都来道喜,张亮是在全村人的夸赞中长大的。张亮很小就知道孝顺奶奶,放学后经常帮奶奶做家务。张亮个子长得高出同龄孩子,篮球打得比较好,在村里是孩子王,在学校还是班干部。去年奶奶离世后他被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生活。张亮的爸爸做装修,有自己的公司,生意还不错,妈妈在一所大学的食堂打工。张亮和父母的感情并不深,父母也曾尝试着关心他,来补偿对孩子多年的情感缺失,但张亮并不愿意理会。此外,张亮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课程跟不上,也感到很不适应,周围的同学经常因为他的口音取笑他,久而久之他就不愿再和同学交流,一个人独来独往。张亮常常感到很孤独,很想念和奶奶一起在乡下的愉快时光。    后来,张亮结识了一群不良少年,开始跟他们混在一起,经常逃课去网吧玩游戏,向父母无节制地要零用钱。对此,他母亲十分焦急和担心,向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梅求助。    问题:    1.结合案例,请以生态系统理论视角评估服务对象张亮的生态系统。    2.结合案例,请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评估服务对象张亮的需要。    3.结合案例,请以优势视角评估服务对象张亮的资源与优势。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答题要点】

   1.社会工作关注人与环境的磨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们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是相互

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人和环境在这个整体里互为对方进行持续的改变和塑造。

   2.依据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评估的核心概念和内容对本案服务对象张亮做如下分析和评估:

   (1)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是指人作为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及历史变迁中的生活事件对个人生活

产生意义。案例中张亮一出生就备受欢迎和喜爱,是在家里人的疼爱、全村人的夸赞和同

伴的崇拜与追随中长大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家族及村里的社会力量对张亮生命发展阶段

的正面影响,但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也是一种遗憾。15岁进入青春期,生活环境发生了

巨大的改变,由熟悉的村庄来到陌生的城市,从爷爷奶奶身边来到父母身边,由“孩子

王…‘小领袖”变成了被排斥、被嘲笑的对象,支持的环境变成了排斥、歧视的环境,在

这种情况下,又一个社会力量——不良少年出来对张亮施加影响。

   (2)人际关联与能力:人际关联与能力是指个人与环境交流及有效掌控环境的能

力。每个人都需要且他们也拥有与他人联系而建立关系的能力,并因此建构个人在未来

生命周期中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对人际关联能力与状况的评估是认识人

与其环境关系的重要指标。本案中的张亮具有极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校、在村子里

他是大家拥戴的对象,从幼年生活经验发展出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来城里后的挫折是暂

时的,正因为本人较强的能力和以往良好的人际交往经验导致的自我期望值高,才会有

后来的失落。

   (3)角色: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表现,会受到个人感受、情感、知觉和信念

的影响。张亮在学校和村里都是领袖角色,在爷爷奶奶面前是孝顺的孙子,但在父母面前

角色扮演遇到些许障碍。以往的生活经验带给自己对新环境自我角色的高期待与城里现实

的遭遇出现反差。

   (4)地位与栖息地:栖息地是指个人在文化脉络中的物理及社会环境,地位是指个人

在其所在的环境或社区中所拥有的成员地位。张亮目前经历的两个栖息地及相关的地位形

成巨大的反差。

   (5)适应力:适应力即指人对环境适应。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适应良好与病态、偏差

等问题无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成功交流,而适应不良则是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提

供的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调和的状态。张亮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个人需求与环境提供

的资源和支持不协调造成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及自我实现五

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依据马斯洛的理论分析评估服务对象张亮的需要

如下: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

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

的需要满足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张亮的生理需

要满足没有太大问题,需要注意的就是青春期的特别生命周期,青春期的最大动力来自荷

尔蒙,荷尔蒙促使个体发生生理的变化并产生需要:需要释放青春生命力,需要缓解性的

压力,需要生理卫生的维护等。

   (2)安全需要。人类需要免于恐惧与不确定性,需要身体、生命获得安全。对张亮来

说,安全的需要包括在新环境中获得安全感,避免黑社会等势力的拉拢。

   (3)归属与爱的需要。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

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需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要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张亮遭遇班集体排斥没有归属感,得

不到周围同辈群体的接纳,感受不到友爱。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叉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即自尊,是

指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

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张亮目前缺乏在新环境的实力

感和胜任感,得不到群体的尊重、信赖和肯定。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

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

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张亮的上述很多

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此层次的需要也没有满足,他现在还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

能,所以需要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理想、抱负,发挥潜力。

   3.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

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优势视角强调评

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的优点,运用服务对象的优虑和自身资

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强调服务对象自我能力的提升。

 从优势视角出发来分析服务对象张亮的资源状况:

 个人的优势:身体健康、个子高有身材优势,品行好孝顺爷爷奶奶,担任班干部、

“孩子王”有带队经验,篮球打得好有运动能力。

 环境的优势:从小得到群体的欢迎和喜爱,爷爷奶奶的疼爱,爸爸妈妈虽然不在身边

但很爱儿子,并努力想补偿,爸爸生意不错家庭收入状况较好,妈妈在大学打工可以得到

适当的学校资源支持。虽然目前不能适应新学校环境和生活,但是新学校有更优质的教师

资源、同辈资源、学习资源和环境资源。

多做几道

张某转业后被安置在一家纺织厂工作,纺织长破产后,张某与其他工人一起下岗了,张某一直努力地找工作,但没有找到。他上有老母亲,下有孩子,妻子体弱多病,亲友都劝他找政府或战友求助,寻求政府救济和战友帮助,但是他不肯找政府要救济,战友的公司给了他一个职位,他也不愿意去,因为这些事情,张某经常与妻子闹矛盾,妻子不得已,向社区站的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根据案例,请分析张某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军休老干部王某,65岁,开朗热情。希望发挥余热。在社区组织的老干部联谊会上表现抢眼,最近因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事情,与社区里的其他老人发生争执,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曾经的军旅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在社区活动中,事事争先,结果导致他和其他老人关系十分紧张。问题:根据案例,请分析王某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案例:你是一名在军休所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近日你所在的军休所新人所了几名退休老干部,经过观察你发现他们对军休所的新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所以你决定以小组工作的方法为他们开展服务。问题:1.你认为新人所的退休老干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2.选取某一节小组活动,呈现此次的小组活动计划。

案例: 小韩是一名刚刚退伍的士兵,高中毕业以后就直接入伍当兵了,退伍后发现自己好像不太适应社会生活,找工作也不太顺利。与其他同学相比,只有高中学历的他也倍感自卑。他开始对自己生活担忧,对未来也开始迷茫。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韩提供哪些服务?    2.在服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是什么?

案例:尤某是一名来自汶川的18岁的武警战士,在地震中不幸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坚持奋斗在第一线,争取救下更多人的生命。但是不幸的是在一次救援中,房屋在余震中二次坍塌,尤某被掩埋其中,后虽被队友救出,但他还是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并伴有多种并发症,需长期治疗。部队为了表彰尤某在抗震救灾中的优秀表现,特记二等功一次。尤某不仅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面对和适应自己身体残疾的事实,并且他也开始担忧自己退伍后的生活。问题:1.根据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界定的标准,尤某是否属于服务对象范围内?2.若要为尤某提供具体的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